全球正规十大网赌电子对抗学院地处安徽合肥,是全军唯一一所专攻网电对抗、专育网电人才的院校。一代代电抗人探幽于无形网电、求索于陆海空天、搏击于信息疆场,为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作出突出贡献,凝聚形成了“忠诚·搏穹”宝贵精神。
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密码?
“忠诚”,是电抗人立身做人的根本,为党尽责、为国尽忠,践行“不变质”的政治要求。
上世纪70年代,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敏锐觉察到电子对抗开始影响战争胜负的天平,作出发展电子对抗技术重大战略决策与部署。1977年,根据军委指示决定组建电子工程学院,一批来自北大、清华、哈军工、西电等知名高等院校的优秀专家,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,汇聚江淮、来院任教,开始了垦荒式的创业历程。
图为该院建院初期景象
建院之初,办学条件异常艰苦,缺教室、缺教材、缺校舍、缺设备。没有教室,就在饭堂车库上课;没有教材,就自己写、自己编;没有办公室,就把脸盆当凳子、床铺当桌子……怀着对党和事业的赤胆忠心,全体师生依托“99顶帐篷”边建边训,在981亩高低起伏的荒丘上建起了一座绿色校园。
岁月的风烟拂过,当年载种的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,但师生们忠诚使命的信念不移、初心不改。
迈入新时代,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党的强军目标,重塑和优化军队院校教育体系。无论是转隶重塑,还是进退走留,全院上下坚决服从改革大局、听从组织安排。
四年来,学院以主席训词提领前进航向,全面融入学校发展大体系、大战略,朝着建设军事特色鲜明的一流电子对抗学院砥砺奋进。
图为该院学员支援前线、参与抗洪抢险
该院院史馆里,两张合影记录了不同年代的青春影像——
一张是1987年,学院10名毕业学员支援前线,在硝烟中接受淬炼洗礼;一张是去年夏天,江淮流域洪水肆虐,600余名师生先后奔赴抗洪抢险一线,在堤坝上留下的“最美毕业照”。
两个年代,同一初心;两个战场,同一使命。一张张照片,一个个名字,讲述着一段段用青春书写的报国故事,对忠诚作出了最生动的注解。
三尺讲台上,教员们苦育三军桃李,从青丝熬成白发;火热演训一线,电抗人把成果及时送往部队,作出“十大网赌贡献”;漫漫边关,一批批学子用坚毅的身影勾勒出祖国的轮廓……忠诚于党、忠诚敬业、忠诚为人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血液、刻进骨肉、触及灵魂。
“搏穹”,是电抗人履行使命的追求,经略五维、志弥苍穹,坚决完成“打得赢”的职能任务。
每一段搏穹故事背后,都有一群敢为人先、永不言弃的“攀登者”。1987年,年过半百的凌永顺着眼国家战略需求,从零起步,向雷达/红外复合干扰等离子体技术这一世界性科研难题发起挑战。
没有相关资料,没有研究基础,也没有实验仪器,仅有一个简陋的仓库作为实验室使用……在客观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,凌永顺带领团队在高温度、高噪音、高辐射、高污染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了数百次实验,使我国成为继美、苏之后,第三个突破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。
1997年11月,凌永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,成为我军电子对抗领域的首位院士。
图为凌永顺院士带领团队攻关
全军信息作战领域首个博士学位授予点、全军首个网络空间安全专业、全军信息作战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全军首部网电一体战专著、在全军率先开展复杂电磁环境研究……每一个“首次”都镌刻着搏穹的精神,每一道足迹都传承着搏穹的力量。
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围绕国家和军队战略需求矢志攻关,先后获国家级奖项十余项,军队级奖项五百余项,有效发挥了全军网电领域研究智库作用。近年来,学院又陆续在网络雷达对抗、新型无源干扰、网络空间安全等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,“四实衔接”教学模式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图为该院教学科研人员围绕国家和军队需求矢志攻关
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之际,学院1999级校友曾文龙获评“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”,在全院上下引起热烈反响。
曾文龙是学院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育的生动缩影。办学40余年来,从学院先后走出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沙飞、空军某学院少将院长刘庆国、一等功臣陈旭、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胡小春、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陈甲生、全国人大代表刘京菊等在内的数万名优秀毕业学子。一批批学子胸怀搏穹之志在岗位上建功立业,筑起了网络电磁空间的钢铁长城。
“星河里闪亮着警惕的眼睛,电波里凝聚着战士的忠诚,谁在宇宙搏击挥长缨,是我神奇电子对抗兵……”如今,铿锵有力的《电子对抗兵之歌》仍在耳畔声声回响,忠诚、搏穹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,依旧在创造奇迹,一代又一代电抗人薪火相传、忠诚使命,在新军事变革大潮中劈波斩浪、御风前行。